
爲了提高電镀硬铬现有產品的質量和合格率,使现有產品的性能達到穩定性和均一性。同時也是爲培養和規範廠家成爲合格的外協廠家。特制定如下工藝流程和要求:
一、硬铬工藝流程:
機械預處理→預除油→上挂具→安裝屏蔽物→除油→水洗→除鏽→水洗→陽極腐蝕→镀硬铬→水洗→卸屏蔽物和挂具
1、 機械預處理:
機械精加工:最後一道磨痕要細,是它很容易抛光掉(不然磨痕會在镀铬時引起麻點和氣痕)。
2、 預除油:
三氯乙烯或過氯乙烯除油。
3、 上挂具:
選擇或制造適合的挂具安裝。
4、 安裝屏蔽物:
安裝輔助陰極和輔助陽極、在不要镀铬的部位塗漆和蠟或包裹塑料薄膜。
5、 除油:
用專用除蠟水除油。
6、 水洗:
水洗需徹底:零件潤濕需均勻。
7、 除鏽:
用15%-20%的稀硫酸溶液除鏽。
8、 陽極腐蝕:
陽極腐蝕工藝:铬酐120-350 g/l,硫酸:10 g/l,陰極:與镀铬陽極同,溫度:與镀铬溫度相同,電流:30-50A//dm2,時間:視基體而定。
9、 镀铬:
給電前預熱:使零件溫度接近或等于镀液溫度。
給電方式:鑄鐵件镀铬先用沖擊電流電镀,然後再恢複到正常電流密度;合金鋼件镀铬采用階梯式給電;铬上镀铬先進行陽極浸蝕然後階梯式給電。
二、槽液的要求及控制:
1、槽液的成份及工藝條件:
CrO3: 240-260g/l
H2SO4: 2.4-3.0g/l
Cr3+: 2.2-2.8g/l
LHCRH31: 20ml/l
溫度: 50-55℃
陰極電流密度: 25-35A/dm2
S陰極面積:S陽極面積 1:2.5-3
2、每周對槽液進行兩次分析,控制槽液在工藝範圍內。
3、根據化驗結果補加材料,要求溶解好後加入镀槽中,同時每補加1kg CrO3
需補加40 ml LHCRH31,並做好記錄。
三、 設備的要求:
1、電源:對直流電源應發揮其應有效率,一般的利用率不低于65%、不高于85%。波紋系數不高于5%。
2、銅排、陰陽極杆應根據電源的要求配制,以免在生產過程中發熱,損失電能,使電流不能有效輸出。
3、陽極:陽極面積應是陰極的2.5-3倍,在實際生產中以挂滿爲標准。
4、挂具:挂具應根據现有產品的不同而設計,總的原則是導電好。
5、槽體:溶液體積大一點,成份變化小,同時可適應大工件操作。
四、操作要求:
1、做好半成品毛坯的檢查,對不合格的毛坯能修複的做好修複工作,不能修複的另行處理。
2、經檢驗合格的毛坯按公差大小分類,轉入下一道工序。
3、按電镀硬铬的工藝流程進行操作。
五、電镀注意事項:
1、毛坯前處理應幹淨。
2、毛坯在槽液中預熱應充分,工件溫度應接近槽液溫度。
3、電镀過程中溫度變化應控制在±2℃範圍內。
4、镀铬零件進入槽液內離液面不應低于50mm。